一位葡萄酒的前輩寫過一段話給我
意思大概是說“關於葡萄酒這種事情,光說不練是假把戲”
於是在浸淫葡萄酒這項美妙的興趣時總是告誡自己
”要真把戲,不要光說不練”
話說上一篇文章寫了有關於葡萄樹的引枝法與修枝後,為了證明這篇文章有經過自己的實證於是再提筆寫了這篇”頂樓葡萄園的引枝法與剪枝”
剛開始規劃頂樓葡萄園時並沒有想太多怎麼種葡萄種的問題.
所以,就是按著去想像中葡萄藤架的樣子去設計與施工.完工後從樹生酒莊扛回來的兩棵大金香葡萄樹是含完整的樹根,樹幹,樹枝.所以也就順理成章的採藤架式的種植方式.
而後再陸續購買的黑后葡萄樹卻是一般中南部葡萄園淘汰的老叢(就是老葡萄樹).說老叢其實也不怎麼老,大體上都不會超過〸年.淘汰的原因是這些葡萄樹已經過了高產量的樹齡.也就是說,一樣花時間花本錢,當然是種植產量最高的壯年葡萄樹.對我來說,產量可能不是首先的要素,要釀成葡萄酒後有fu的才是.這些淘汰的老叢當然不會整棵挖起,因為哪來的空間存放跟運輸.
所以處理的方式是大約
話說生命力超強,也要得在春天才有較高的存活率.
我就是在初春的時候買了三棵這樣的黑后葡萄樹.也就是這三棵葡萄樹的到來,我開始想著,在這頂樓葡萄園一定得用藤架式的方式種植嗎? 但事實上也用不了藤架的方式了.因為藤架已經被先來且樹高尺寸大的金香葡萄樹佔了. 所以,垂直的種植方式開始就在腦中成型了.也就是藤架下還有立體的空間.那就來嘗試看看外國比較流行的種植方式”直線樹籬式”好了. “直線樹籬式”想當然耳就是在兩跟木柱或水泥柱中間牽引著三到四條與地面水平的鐵絲.葡萄樹的藤蔓從樹幹樹枝長起到達鐵絲的高度時就將藤蔓綁在鐵絲上,就是綁枝.於是去年的小金香葡萄樹及兩棵黑后葡萄樹就以直線樹籬式的這種垂直的方式去規劃及種植.雖說在藤架上生長,卻不會有陽光不足的問題.因為去年葡萄藤架施工時剛好是盛夏.我知道陽光昇起的方向跟強度..一定足夠.小金香以葡萄樹的年紀來說是2歲了,所以今年開了花也結了漂亮,正在長大的葡萄. 老叢的黑后雖然稱老叢,但新芽今年才從樹幹蹦出來,以葡萄樹的算法來說是1歲.還沒有到達生育年齡!
來看看頂樓葡萄園幾種的引枝法…
目前頂樓葡萄園大致上是這個樣子.上有藤架下有直線樹籬(說是直線樹籬,但實際上是以45度角拉線.因為在狹窄的頂樓如果把線真的牽引成與地面的平行線,那恐怕連站的地方都沒了呢)
這棵右邊用蜂腰桶種植的黑后葡萄樹是以高登式的引枝法設計.(因為空間的關係並沒有跟地面平行而是成45度角).也就是說這兩枝分枝會沿著綠色的鐵絲往上爬生長.一直到今年年底葡萄樹休眠後我就會把這ㄚ字型的分枝尾端剪除,這樣來年的春天就會沿著ㄚ字的V部份每個枝節就會冒出一個芽眼,而芽眼就會長成一枝枝向上的藤蔓.想到了嗎 ? 對,到時候葡萄就會一串串沿著V字往上掛.
當我把ㄚ字型的末端剪除時,這一個個的枝節就會冒出芽眼,芽眼在長成垂直的藤蔓.
每棵葡萄樹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條件.左邊這棵黑后枝幹冒出的樣子稍嫌凌亂..不囉嗦,就往葡萄酒杯式的方法引枝.到時候就真的成為一棵葡萄樹了.
黑后的背後就是小金香的直線樹籬.當然樣子不能跟寬廣的葡萄園相比.總之,往上以垂直的方向成長這種定理是有做到!
為了怕被附近的白頭翁分享我得來不易的葡萄...最近把葡萄都用塑膠袋罩起來了.
養兒方知父母恩...其實我要說的是"自己是種了葡萄後才知道以種水果為生計的人有多辛苦 !
黑后成長速度一直加快了..
記得當初前方的那棵黑后葡萄樹嗎 ? (因為是回想,所以是黑白色調)為了有更多的葡萄樹,我把她分成了四段如下...
第一棵,綽號25%.
第二棵,綽號15%.
第三棵,綽號60%...不過一直沒有發芽.一直到我把它跟根部再分開來才又冒芽眼長枝葉.
這個根部一直沒有冒芽眼....
最後的一棵..沒有綽號.所以當初的90公分高黑后葡萄樹總共分成連含根不的5節.其中的4個節長了芽眼發了枝葉.1個..還在等待中.
一但冒出這種粉紅色的小芽眼(通常黑后是粉紅色,金香的芽眼則是綠色),很快的,枝葉就會長出來了.